业务咨询微信
24小时客服微信
近日,广州道协发布了团体标准《道路运输车辆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安装与维护服务规范》(T/GAHTI 004—2025,简称《规范》)。设备安装与维护是道路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板块,对提升道路运输车辆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为道路运输信息化行业的推荐性标准,《规范》由广州道协联合多家单位,通过实地调研多家设备商和服务商,结合GB/T1.1-2020 等规则以及《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等规定编制而成,将于2025年6月1日开始实施。
《规范》的核心定位是规范道路运输车辆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的安装与维护服务,确保设备稳定运行,进而提高道路运输车辆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并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涵盖了从风险评估、预防性维护到人员培训、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以及故障响应、处理流程优化和持续改进等全方位的要求,为设备服务商开展服务工作提供了总体的指导方向和框架。
《规范》属于广州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中的设备安装与维护板块,为行业推荐性标准。
一是明确了安装作业前的准备工作要求和流程,为标准化安装创造条件。
要求对车辆状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包括车辆的环境、外观、电气系统等方面,确保车辆具备良好的安装条件。同时,对设备物料的检查和工具的准备也进行了明确,以保障安装工作的顺利启动。此外,强调了安装过程中的清洁与防护措施,体现了对安装质量严格把控的态度。
二是充分考虑了车辆运行环境的复杂性和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各种条件,多维度对设备安装提出了具体要求。
从抗振、散热、防水、防潮、防尘、空间、电气和走线等多个维度对设备安装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确保设备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避免因安装位置或环境因素导致的设备故障或性能下降。
三是明确各设备的安装方式及接线要求,充分发挥各设备的功能。
针对不同类型的设备,如设备主机、高级驾驶辅助摄像机(ADAS)、驾驶员状态监测摄像机(DSM)、盲区监测摄像机(BSD)等,分别制定了详细的安装方式、位置选择、调试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实现对道路运输车辆全方位、多角度的有效监控和智能分析报警,例如,ADAS摄像机的安装位置要求确保其能够准确识别前方道路情况,为车辆的防碰撞预警等提供可靠依据;DSM摄像机的安装则注重对驾驶员状态的有效监测,以便及时发现疲劳驾驶等安全隐患。
对线路的走线规则、连接与防护要求进行了严格规定,以保证线路的安全、稳定和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天线安装部分明确了定位天线和通信天线的安装要求,包括安装位置、朝向、与其它设备的距离等,确保信号接收和传输的质量。
显示屏、声光报警器及拾音器的安装要求则旨在为驾驶员提供清晰、及时的视觉和听觉提示,辅助驾驶员安全驾驶,同时满足监控中心对车辆实时监控的需求。
四是提出了设备安装后的检验标准,确保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通过通电检查、摄像头检查、车载终端设备参数设置和数据上报、终端智能视频监控报警功能检验以及原车功能检查和TTS语音喇叭测试等一系列详细的检验环节,全面验证设备安装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各项功能是否正常运行,为设备的正式投入使用提供了严格的质量保障。
一是要求设备服务商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制度,便于追踪设备的运行状态。
设备档案需包含设备和车辆的详细信息、安装位置信息以及运维记录等,这不仅有助于对设备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精细化管理,便于在设备维护过程中快速查询设备历史信息,制定合理的维护方案,还能为设备的质量评估和事故追溯提供重要依据。同时,鼓励采用电子化档案管理系统,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并强调了定期更新档案信息以及保障档案安全保密的重要性。
二是对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了系统的规范,确保设备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得到合理、有效的管理和利用。
《规范》对设备的计划、购买、安全使用、性能监控与评估到报废阶段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计划阶段要求明确设备的功能需求、型号选择、发货时间以及供应商等关键信息,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购买阶段强调确保设备质量和适用性符合行业规范;安全使用阶段要求定期检查、维护设备,并进行必要的升级;
——性能监控与评估阶段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给厂家,实现设备性能的持续优化;
——报废阶段则规范了设备的退役处理流程,包括转售、回收或安全销毁等。
三是完善了设备的常态化、精细化维护要求,减少设备故障。
线上设备巡检要求设备服务商通过运维平台定期对设备状态进行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与驾驶员远程沟通,结合线上线下方案解决问题。同时,明确了巡检内容包括设备在线状态、电源与供电、信号接收质量等多个方面,并规定了常规巡检和专项巡检的频率以及巡检记录的保存要求,以实现对设备的常态化、精细化维护,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减少设备故障对道路运输业务的影响。
一是通过定期考核,强化道路运输企业动态安全监管。
每月进行一次设备服务商服务质量考核,采用计分制,考核方式多样且全面,涵盖了现场查勘、问卷调查评议、数据统计分析、远程抽查等多种手段,能够从不同角度对设备服务商的服务质量进行准确评估。通过定期考核规范设备服务商行为,提高广州市动态监控数据质量,从而保障道路运输行业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是根据年度考核均分确定年度考核等级,对于不同等级的设备服务商采取差异化的管理措施。
要求服务商对不合规的方面进行整改,并对优秀服务商予以表彰等,激励设备服务商积极提升服务质量。此外,将考核结果报行业主管部门,并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推广,引导道路运输企业选择优质设备服务商,将促进设备服务商之间的良性竞争,推动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提升。
《规范》通过对设备安装、运维、考核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优化了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有效推动了道路运输信息化行业的发展。